第158章 砖瓦房的诞生(2/2)
好在少康耐心解释,画图、勘察现场,每一个环节都细心指导,众人也是信心满满。
房屋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打基础,这一点少康很明白。
为了便于夯实墙基,他还制作了人工打夯机。
采用腰粗的圆木桩四周栓上麻绳,众人一起用力拉绳,提起木桩,再向下抛掷,借助木桩的重力对地面实施打击,压实泥土。
众人都不解,为何要对泥土进行打夯。
少康在泥土上跺了几脚,土中出现几个深浅不一的脚印。
他解释道:“我的脚好比砖墙,它对泥土有压力,如果不打夯地面,砖墙下的泥土就会被重压下沉,脚印的深浅说明泥土下沉量不一,整个砖墙就会因此歪斜开裂,房子还会稳固吗?”
众人听罢,面面相觑,似有所悟。
等到砖窑熄火后,又过了几天,开窑的日子到了,各族人都来观看,远近都站满了人。
这个砖窑大得就像一座小山丘,周围有数个门洞,活像一座城堡。
扒开封堵门洞的土砖和黄泥,人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。
那些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砖坯都烧成了青灰色,砖坯烧制过后变得轻巧异常,但却坚硬如石,看着这样的砖块人们怎么不惊呼。
都道:“这东西跟石头一样结实,盖的房子肯定也像石头一样坚固。”
这才对少康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砖有了,接下来就是盖房子了。
连接砖块也是一个技术活,那时候没有水泥,只能用黏土和草混合在一起,起到粘结和防水的作用。
一栋一进三间的房屋,十多个人同时砌筑,耗费了将近十天的时间。
同事还要安排制作门窗顶梁等木制品,安装好门窗又过了五天,一座砖瓦房才算建成。
好在建完一栋,众人都熟悉了工艺,又过了六十天,建成了七八栋砖瓦房。
这时,北方已逐渐进入了寒冬季节。
天气一天比一天冷,草木早已枯黄。
少康一面督促建造房舍,一面派人通知各族提前做好过冬的准备。
各族储存过冬的草料,猎取过冬的食物。
秋冬季节,陆地上的猎物大部分迁徙到很远的地方了,只得打了少部分小型猎物,少康不得已只得命将养殖场的猪牛羊分给各族,保留小部分进行繁殖。
为了防止未结冰之前,肉食腐败,又教人们将肉类进行晾晒风干。
于是家家户户门前都挂满了各种肉干、鱼干。
忽一日,气温骤降,天气阴沉,不久天上飘下来鹅毛大雪。
大雪连下数日,把北方各地包裹成了银雪世界。
分不清哪里是山、哪里是树、哪里是房屋。
人们也足不出户,成天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。
大雪过后,气温降的厉害,万物都冻成了冰雕。
少康和三个老婆吃饱喝足,闲来无事。
一日突发奇想,他做了一副木头牌,就像今天的麻将,和着三个老婆一起玩耍起来,倒也能排忧解闷。
他们打麻将,玩得不亦乐乎,喧哗之声惊动了左领右舍,很快麻将牌传遍了整个水族,成为众人过冬的必备物品。
这天,少康和众老婆打着麻将,聊起了近日的伙食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