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频言情 > 明末暴君: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> 第53章 重组内阁

第53章 重组内阁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赶山:开局捡个东北金渐层傍身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夺回巨额家产后她随军了免费阅读 嫁庶子?笑话!她当场换婚嫁王爷免费阅读 后宫第一美人免费阅读 海贼:开局成了一个小兵免费阅读 封禁万界,我的外挂每周更新免费阅读 民间短故事集免费阅读 京圈亲爹求相认,认完骂我漏风棉免费阅读 宗师下山之夫人小姐别爱我免费阅读 三国: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免费阅读

嘉靖和崇祯类似,继承皇位前均未被视作继承人培养,都是大臣临时从藩迎立为皇帝。

嘉靖久不上朝,却稳坐江山,崇祯宵衣旰食,不敢懈怠,结果大明亡。

除去皇帝自身能力外,他得出个不成熟的结论。

正德,嘉靖和天启,崇祯内阁构成有巨大差别。

正德的内阁号称大明最强内阁之一,既有刘大夏,也有刘健,谢迁,李东阳。

时称李公谋,刘公断,谢公尤侃侃。

纵然这个内阁让刘谨搞垮,但迅速填补进杨廷和,焦芳。

嘉靖内阁前期有杨廷和,杨一清、张璁,后期有徐阶,高拱,张居正。

这些内阁官吏,一步步升迁,履历丰富豪华,既有六部任职的经验,也有主政三边军务的经验。

一句话,熟悉大明方方面面,理政经验丰富,老练,对维持朝廷运转,解决帝国弊端有深刻认知。

万历起内阁官吏履历越来越单一,要么是皇帝潜邸旧臣,要么是东宫宫僚,严重缺乏省府州位置上的锻炼。

非常简单的对比,天启朝,东林文官由众正盈朝,变成屈指可数的保护动物。正德朝,却能反杀刘瑾,这就是差距。

天启,崇祯朝内阁,比较有经验的就剩孙承宗,然而,孙承宗年纪老迈,与刘鸿训,李国普都没有总制三边的经验。

崇祯朝,内阁更糟糕,要么是固宠保禄的周延儒之流,要么是没有忠诚度的魏藻徳之流,又或者是擅长纸上谈兵的杨嗣昌之流。

维持帝国运行,从来都需要理政经验丰富,高超的官吏,而非坐在清闲位置,随龙而起,进内阁做官的散人。

毕竟,站在风口,猪也能飞起来。

所以,他刻意筛选万历末年至天启年间,在地方做出政绩的官吏。

除去孙承宗,袁可立,袁崇焕,李邦华等,李长庚,陈扬美,李起元,李从心,史永安,杨觐光,金炼,苏茂相,尹伸,李枟,张梦鲸等,陆续走进他视线。

此间,李国普,李标,张维贤突闻朱由校语质问,即意识到揣测错圣意。

陛下绝非无脑打击阉党,亦非全面起复东林官吏。

朱由校不给李国普辩解的机会,啪的合上奏本,重重的说:“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,大明正值多事之秋,需做事的能臣干吏。”

“即日起,内阁定为六人,首辅李国普,次辅徐光启,剩余依次为刘一燝,李起元,刘鸿训,张维贤。”

“六部尚书分别为兵部尚书孙承宗,吏部尚书王永光,户部尚书苏茂相,刑部尚书陈廷谟,礼部尚书钱龙锡,工部尚书王徵。”

“阮大铖掌都察院,李标执控通政司,李从心督漕运,金炼督河道,姜日广管四夷馆。”

内阁六人,实为四人,李起元年迈,是请来镇场子的,张维贤是稳住勋贵的吉祥物。

一声惊雷起,百官瞬间色变。

啥啊?

这是啥啊?

陛下任命的内阁六部官吏,剔除以前的阉党,多任命不结党的官吏,期许的东林回归呢。

何况陛下把督查百官的都察院交给阮大铖,阮大铖投靠阉党,为东林文官所不容。

此举到底何意啊?

朝堂,阉党官吏不喜不悲,东林文官满脸懵逼。

怎么是这样?

为何会是这样?

目录
新书推荐: 人在箱庭,从落地成神开始免费阅读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免费阅读 文明试炼:从华夏永昌开始免费阅读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免费阅读 重生鉴宝:我真没想当专家免费阅读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免费阅读 太子无敌免费阅读 玄德至水浒免费阅读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免费阅读 那年那景那些人免费阅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