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频言情 > 大明嫡皇孙,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> 第113章 二百七十六年的较量

第113章 二百七十六年的较量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拯救世界也该让系统试试免费阅读 妹妹被杀后,我化身周处复仇免费阅读 欢迎来到新世界【无限流】免费阅读 诸天快穿:从神雕侠侣开始免费阅读 拥瑾入怀,玉韫珠藏免费阅读 大唐长生家族免费阅读 综武:人在北凉,挂机就能变强免费阅读 梦核巡回免费阅读 官场孽缘免费阅读 上线之后万灵退避免费阅读

聊斋里有只仙鬼,嗅一嗅文章的灰烬,就能断文章的好坏。

朱允熥随手写了两首诗,折了起来,递给张信。

\"这是孤录的两首诗,你闻一闻,哪一首好?\"

张信放在鼻尖上嗅了好久,说道:\"这一首好。\"

展开看,只见龙飞凤舞写着:

\"慷慨歌燕市,从容作楚囚,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。\"

张信看了诗,说道:\"果然是好诗,一股英雄气扑面而来。\"

朱允熥心里冷笑不止,你踏马的就是眼瞎,又展开另一首诗,只见上面写着:

\"山高路远坑深,大军纵横驰奔,谁敢横刀立马,惟我彭大将军。\"

张信说道:\"这一首不论用字、用典,还是格律,都比前一首逊色多了。

什么闻墨识文章,故弄玄虚而己。

朱允熥真想一耳刮子抽过去,冷冷道:

\"孤不妨告诉你,前面那首诗是一个遗臭万年的大汉奸写的;后面这首诗是一个名垂千古的大英雄写的。可见文如其人这句话也不一定靠得住。\"

张信道:\"殿下说的是。\"

朱允熥正色问道:\"孤问你,北方数百名举子,真的如你所说,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补录为进士吗?\"

张信道:\"臣认为是这样的。\"

朱允熥又问:\"你知道皇祖和父皇补录的用意吗?\"

张信道:\"臣认为这是偏袒。科考的规矩就摆在那里,为什么要为了北方人而破例?\"

朱允熥冷笑:\"这就是你们读书人迂腐偏执。认死理,自以为是的地方,也是最不可理喻的地方。规矩既然可以定,那就可以改,哪有什么万世不易的道理?

\"刘三吾、白信蹈所录进士全部是南方人,这或许的确是一次巧合。开科取士为国聚才,本就是件大喜事,皇祖和父皇本就没有因为北方人全部落榜而怪罪谁。只不过为了安抚北方举人而补录二三十个而已,怎么到了你们这儿就行不通呢?\"

\"前一次可能的确是无心之举。这一次,却百分之百是存心故意的。进士的头衔是国家的名器,皇祖和父皇愿意赏给谁,就赏给谁,用得着看你们的脸色吗?\"

\"你们如此作为,是借着维护科考公平这杆大旗,来挑战皇权。皇祖因此而异常震怒,如果不是父皇拦着,南京早就血流成河了。\"

\"笔杆子的确在你们手上,但刀把子在谁手上你们应该很清楚。\"

朱允熥刀刀扎在七寸上,张信脸色变得惨白。

笔杆子就是道统,刀把子就是法统。几千年来,笔杆子和刀把子之间的斗争就没有停息过。

秦始皇焚书坑儒,就是要打击笔杆子,不许他们妄议朝政。

刘邦也很讨厌儒生,最喜欢抢儒生的帽子,往里面尿尿。

文景也用黄老之言,不用儒家。

一直到汉武帝时期,董仲舒对传统儒家作了一次巨大的改造,竭力向皇权靠拢,儒家才获得皇权的认可,走上政治舞台。

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者。

大一统的中原王朝,皇权具有碾压一切的力量。

儒者手无寸铁,他们想要和皇权较量,只能借助一种虚构出来的东西——道统。

文王~周公~孔子~子思~孟子~荀子~叔孙通~董仲舒~韩愈~朱熹,代代相传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钢盔与热血:德械师抗日风云免费阅读 汉水东流免费阅读 回到古代积功德免费阅读 穿越后科举,皇帝竟想组队退休免费阅读 我,贾蓉,不做绿帽王免费阅读 开局一书生:从敬夜司狱开始免费阅读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免费阅读 明末混日子免费阅读 开局假世子,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?免费阅读 穿越古代: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!免费阅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