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频言情 > 洞房花烛夜,娘子奔向白月光 > 第二百三十九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

第二百三十九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妖魔祸世,百家争鸣,我以小说镇万妖!免费阅读 宠妾灭妻?改嫁王府后被娇宠了免费阅读 天下剑首:谁让这傻子拿剑的免费阅读 外室登门?我当场改嫁大奸臣免费阅读 起源玩家免费阅读 斗罗:论科学成神免费阅读 美娱之花瓶影帝免费阅读 被婆婆羞辱,四年后我带崽嫁入豪门免费阅读 网游:开局满星账号,爆杀全服免费阅读 离婚后,渣父子有什么脸后悔免费阅读

“这到底是什么原理?”

嗯?

说者无心听者有意。

李九霄笑道:“这就是经济学的事情了,钱只有流通起来才有价值。”

“经济又是什么?”云霓裳懵懵懂懂。

“经济学是专门针对金钱流通的学问,就如同我刚刚提到的,只有让铜钱流通起来才能让集市变得繁荣,一旦钱财无法流通就会导致经济萧条。”李九霄解释,云霓裳仍旧追问,表现出极大的兴趣。

李九霄不厌其烦解释,让云霓裳时不时露出恍然之色。

“总之经济学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,有时候经济还能作为武器,达到摧毁一个国家的效果。”

云霓裳倒抽了口寒气。

如果是之前,她肯定觉得李九霄在夸大其词。

可听完李九霄的解释之后,云霓裳才知道自己小瞧了经济这门学问,而且这门学问最容易被人忽略,若是能将其利用起来,肯定能帮上李九霄的大忙。

一连两天李九霄和云霓裳都在四处游说各大寺庙道观翻修。

到了大年初五,翠云观率先派人到县城知会李九霄,翠云观已经答应翻修翠云观,而且大年初八就能动工。

有了翠云观的带头,其他寺庙道观纷纷响应。

经过云霓裳的粗略估计,翻修各大寺庙道观所需的劳动力需要上万,已经大大减轻赈灾压力。

令所有人都松了口气。

与此同时李九霄已经上书朝廷,希望朝廷批准翻修扩建玉泉县与上京之间的官道。

身为户部侍郎的云崇德同时上书附议,恳请永泰帝批准。

消息火速传回到上京。

三位宰相在政事堂内为了这件事展开唇枪舌战。

云国忠的意思自然是批准,之前他就有过这方面的想法,但总体不够李九霄提出的议案成熟,如今有了更好的方案他没有不答应的道理。

至于杨元录,则是反对此举。

“李九霄在奏疏上写得很清楚了,这种方式叫做以工代赈,在这重要的事情上你不该反对。”云国忠皱眉说道。

杨元录冷哼:“你知道翻修扩建这条官道需要多少银子么?”

“往常我们都是征收民夫徭役施工,如今李九霄提出的方式是雇佣模式,我们还要支出大量的工钱,保守估计在二十万两以上!这还没算上工程本身所需要消耗的银子,林林总总加起来百万两都打不住。”

“如今西边战事吃紧,每天消耗的银子数以十万计!”

云国忠反问:“若是百万两银子就能安抚这些灾民,我想陛下还是舍得的。”

杨元录不以为然:“白花花的银子都扔给这些穷鬼做什么?他们配么?”

二人争执不下,最后把目光放在薛知庆身上。

政事堂有三位宰相,当意见不合时就需要第三位来投票决定,所以薛知庆的意见十分重要。

“老薛,你怎么看?”杨元录淡淡笑道。

谁不知道薛知庆向来都听他的话?

大乾明面上有三位宰相,实际上只有两位,一位是杨元录另一位是云国忠。

至于薛知庆?

不过是杨元录的附庸罢了。

所以杨元录十分笃定薛知庆会赞成他的意见。

云国忠微微皱眉,心中不断叹气。

看来这件事得由他亲自游说陛下,否则李九霄的计划推进不了。

正想到这儿,薛知庆忽然开口。

“杨大人,我觉得云大人说的话有几分道理,依我看就将这份议案递交到陛

杨元录陡然皱眉。

薛知庆怎么敢公然跟他作对?

想死吗!

目录
新书推荐: 大禹逍遥王爷免费阅读 大宁疯王: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免费阅读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免费阅读 人在古代,每天直播整活免费阅读 魂穿林冲: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免费阅读 夺我王位?那我可要称帝了!免费阅读 大明:无敌杀神,震惊朱棣免费阅读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免费阅读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免费阅读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免费阅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