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频言情 > 华兴传 > 第26章 州城人心4

第26章 州城人心4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人偶们的舞台剧免费阅读 穿越古代:从直播带货开始免费阅读 被休当天,我被矜贵世子抱走了免费阅读 天覆九极免费阅读 进宝京华录免费阅读 绝世太极免费阅读 我家后门通修真界,我暴富了免费阅读 满级假千金为国出征:老大等等我免费阅读 退婚当天,大帝亲爹为我撑腰免费阅读 龙族:重生成为路明绯免费阅读

庄农们忙着秋收,夏浚洲等人没有刻意打扰,而是加入进去,和大家一起劳作,待空闲下来,再询问田地情况。

盘桓数日,将附近两个农庄一并看过之后,众人来到宁远河畔的一处宅院,黄方益已经在此等候多时。

刚在院中坐下,夏浚洲便主动表扬起通远区的做法来,无论是准军事化管理水平,还是水利设施建设,效果都比桑高区、三亚市区强出不少。

黄方益谦虚地表示,我们这边是军屯嘛,平时管的严厉点,大家比较守规矩,但在农田管理方面,还要向其他两个区学习,争取把产量一并搞上去。

通远这边的青壮们,平时的训练任务比较重,种地的活干的还是有些粗糙。......

说到下一步打算时,黄方益表示崖西有许多大户,卖地的积极性很高,咱们完全可以大干一场。

夏浚洲摇摇头,说是购地政策会有重大变化,近期就会全面叫停。

黄方益听后大为诧异,询问为何如此?

夏浚洲笑了笑,表示形势变了,政策自然也要跟着变啦。

前些日子,孟总、符总专门把他和侯利民叫回去,总结两年来的土地管理经验,最终达成一致,那就是购地政策已经过时,必须尽快终止。

具体来说,有这么几点原因。

一是当初买地、分地属于情况不明下的折衷做法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也出了不少岔子。

通过买地降低了与大户的对抗烈度,对咱们快速掌握崖东,进而展开各项建设工作居功至伟。

岔子出在分地和农庄之争上,初期搞的比较混乱,后期要好一些,基本都统一到农庄上面,仅有少量固执农户,仍在坚持佃种,倒也无伤大雅。

二是时过境迁,崖东根据地已经初见成效,再将购地政策扩展到崖西,完全不划算嘛。

咱们真金白银买下的地,还要继续养活村民,根本回不了本,倒是那帮大户,坐收一把银价上涨红利,赚了个盆满钵满。

三是情况变了,以前咱们对崖州不了解,想着尽快弄些熟地,经过两年的土地核查,才发现崖州根本不缺地,不仅到处是荒地,谷地、坡地的垦荒难度也不大。

既然如此,何不组织人手垦荒、复耕?

购地已无必要,转换策略势在必行。

四是实力出现反转,至少在崖州地面,咱们已然无敌。

从外出购粮的角度来看,其他地方或许会有磕绊,但在崖州各处,谁也不敢屯粮不卖。

有这个基础在,数万务工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,就不会出大问题。

因此,崖西开发的策略必须作出改变。

经过讨论,管委会提出几条措施,用于崖西开发实验。

一是大力推广农庄建设,但地块的取得以开荒为主,买地只能作为辅助手段,作为连片开发的补充。

二是通过提供良种、指导种植等手段,一方面与崖西农户达成购粮协议,另一方面,也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,不断降低外购风险。

三是见机行事,一旦出现抛荒现象,咱们就得迅速跟进,不管地权归属如何,先占下来再说。......

话说到这个份上,大家心知肚明,也就没必要展开说了。

再买地就是傻,要保障粮食安全,还需另想他法。

听夏浚洲讲述最新政策,黄方益只能一边点头,一边苦笑,没有银子支持,再想突飞猛进地建农庄,难度可就不是一般的大啦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战国生存指南免费阅读 直播大明: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免费阅读 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,三国大曹贼免费阅读 这个开局有点惨啊!免费阅读 医冠权宦免费阅读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免费阅读 皇朝:挟我以令诸侯?朕直接屠你满门!免费阅读 三国小师弟免费阅读 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免费阅读 红楼风起免费阅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