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灵异 > 战乱与冲突 > 第10章 战争与冲突思考之十

第10章 战争与冲突思考之十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来自中二病的幻想免费阅读 仙子们的修罗场:双修还是送葬?免费阅读 困难难度通关生活后,却重生了免费阅读 穿越修仙:废柴的无敌征程免费阅读 百变颜颜免费阅读 我在无限游戏中永生免费阅读 灵霄御天免费阅读 我的气运每周刷新免费阅读 觉醒最强守护灵,这校花我不伺候了免费阅读 民国上海风云免费阅读

鸟尽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。有人深谙此道,急流勇退,见好就收,有人则不然。最明显的两个例子,是范蠡和吕不韦。两人相距二百多年,两个人的人生之路和最后归宿也是大相径庭。

范蠡和吕不韦,一个先从政,后经商,一个先经商,后从政。

想当初,范蠡和文种一起来到越国,被越王勾践重用。勾践复仇灭掉吴国以后,范蠡当机立断要离开勾践,并且劝说文种。但文种不愿意抛弃高官厚禄,结果被勾践逼迫自杀。离开勾践的范蠡,三次经商成为巨富,三次散尽家财。范蠡自号“陶朱公”,以88岁高龄寿终正寝。范蠡被后世尊为“商圣”、“文财神。”

自以为聪明的吕不韦,以为秦国公子异人“奇货可居”,于是千方百计为异人谋划从赵国回到秦国。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,吕不韦被任命为秦国丞相。但好景不长,因为吕不韦模仿战国四公子,也养了三千多门客。秦王嬴政以谋反之名,逼其饮鸩自杀。

范蠡还被历朝历代列为古代名将,配享武庙。而吕不韦只留下了《吕氏春秋》这部规模宏大、体系严谨的古代着作。

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,或者有考古实物可以证实存在的历史,被称为信史。中国人称自己的文字为汉字,应该是从西汉以后。汉字从何而来?应该是从商朝的甲骨文演化、演变而来。所以商朝及以后的历史,肯定是信史。那么是不是没有文字记载,就一定是历史传说,不足为信呢?当然不是。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,人们对重要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,只能口口相传。神话传说和历史传说,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历史传说,可称为半信史。

互相残杀,触目惊心。臣下犯上作乱杀死的皇帝、君王;被皇帝、君王以各种罪名赐死、杀死的文武大臣;王朝末期皇族、王族的自相残杀,古今中外、历朝历代随处可见。国家越动乱,朝局越动荡,被杀者越多。春秋战国时期,被臣下或王族内斗等原因杀死的诸侯国国君成十上百,被国君杀死的大臣就更多了。

在古代,不是仅仅杀死或赐死一个大臣或将领就算了。往往是金口玉言的皇帝下令诛灭三族,甚至九族。更有甚者,诛灭十族。但在战争、战乱中被杀死最多的,一定是普通士兵和老百姓。

春秋无义战,战国无仁师。春秋时,大小诸侯国数以百计。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,出现了被后世史学家津津乐道的春秋五霸。而春秋五霸又有两种说法,争议就是秦穆公、宋襄公是不是春秋霸主。既然如此,干脆称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宋襄公、楚庄王、吴王阖闾、越王勾践为“春秋七霸”,岂不是更好?

近三百年的春秋兼并战争,这些诸侯国非正常死亡多少人?

三家分晋后,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。这一时期,很多弱小的诸侯国被兼并。除了被称为“战国七雄”的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,还有卫国等少数诸侯国,其他诸侯国早已成为历史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HP:救世主表妹在魔法界闹革命免费阅读 沉浸式暗恋自己,当弟弟?是老公免费阅读 重生80:沈念的璀璨逆袭恋曲免费阅读 综漫乐队:开幕绑架千早爱音免费阅读 国足招揽我?百亿富二代表示配吗免费阅读 无敌于崩坏,改写结局免费阅读 让你打职业,没让你开无双免费阅读 月亮崇拜少司命免费阅读 岳孙曰岐黄养生相声合集免费阅读 签了恋爱协议,心声泄露你躲什么免费阅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