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 兄弟俩的对比(2/2)
也采纳了他们的建议,让大汉发展得更好。
这次来巡视边境,真是不虚此行,也看到了东梁国的反应。
“前段时间,我派人给将车送信。让他来渝州见我,他却不敢来。”
江澈还真胆小,是怕被汉军活捉了。
“他当然怕陛下了,不想成为阶下囚,这对一国之君来说是极大的耻辱。”
还有一点,江澈的权力没有江易那么大,信不过东梁军。
就怕他们临阵倒戈,把他献给大汉皇帝,以此获得赏赐。
“也对,他常年养尊处优。又那么贪生怕死,对一些大臣不那么信任。”
估计江澈对曹彰也不信任了,还想办法从他手中夺权。
君臣之间明争暗斗,不想成为曹彰的傀儡。
江易觉得在这里待下去已经很没意思了,于是带着众人前往普安县。
与此同时,江澈得知江易到了渝州,感到十分畏惧。
汉军在边境驻扎,随时有可能入侵栋梁国。
这几年,重用了一些年轻有才之人,他们不属于任何世家的人。
“江易欺人太甚,前几日,朕收到一封信。他让朕去渝州见面,朕猜测这是个圈套。”
江澈没敢去,认为江易安排人在那里设伏,要将他活捉。
“圣上可以派人去见江易,劝他不要与大梁开战。”
兵部侍郎许浩向江澈提议,也可以试探对方的态度。
“他若是坚持要见朕,该如何应对?”
虽然对江易不是很了解,但知道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。
若是不答应对方,就有理由像东梁国开战。
“他当年向天下说了,只要太上皇还在世。就不会灭了大梁,他的承诺只兑现了一半。”
不想让江珣成为亡国之君,可大梁的领土被大汉拿去了不少。
江珣是不是亡国之君,又有什么区别。
说是兑现承诺了吧,确实没有灭了东梁国。
说是没兑现承诺,原本大梁有三百多个州,如今只剩下五十余州。
这弄得国将不国,大汉步步蚕食东梁国土。
“臣愿意替圣上去见他,让他取消面大梁计划。”
“你觉得能够说服他?不被扣留在大汉境内就不错了。”
谁去了都一样,江易不会听一个外国之臣的话。
“臣会跟他说其中利害,他若是使臣,臣不会求饶。”
许浩接这个任务,若是成了,必然会得到江澈重用。
如果是不成,也只是失去自己的命,家人会得到优厚抚恤。
“那你就替朕去吧,但愿能说服他停止对大梁用兵。”
天下人都知道江易言而无信,知道他不孝,
其中的原因,大家清楚得很,只是敢怒不敢言。
谁也不想彻底惹怒大汉皇帝,一直遭来灾祸。
“臣这就回去准备,明日出发前往渝州。”
许浩有信心完成这次初始任务,因为他能言善辩。
而江易身边的一些大臣同样能说会道,这次出使可能会困难重重。
既然都说江易是明君,肯定不会为难一个使者。
只要不是作死,基本上都能活着回锅。
“回去好好准备吧,只要你把事办成了,回来之后,朕有重赏。”
也希望许浩能顺利完成任务,给东梁国挣足面子。
为了避免两国交战,可以给大汉一份厚礼。
当然,不能把曹彰送给江易,暂时不能得罪曹氏一族。
“圣上静候佳音,臣定不负众望。”
许浩向江澈告辞,这是他第一次出访他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