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我说是自学成才,你们却都不相信(1/2)
“‘三自一包’?”这番对话让李建国瞬间想起那个充满挑战的时代。“三自一包”涉及自留地、自由市场、自负盈亏的概念,
预示着贸易将迎来短暂自由化,这是一次大胆且正确的尝试,可惜最终未能逃脱被现实吞噬的命运。
李建国未曾想到会在大领导这里听到关于“三自一包”的讨论。“哦?李建国你对市场的事情也有所了解吗?”
注意到李建国脸上异样的表情,大领导好奇地问,杨厂长在一旁急切地使眼色,
提醒他这样的议题不是一个厨师应当涉及的敏感话题,“我只是一知半解,了解不多。”
“哦?那么我很有兴趣听听你这位厨师对市场的见解。”大领导脸上露出饶有兴趣的神色,心里想着这年轻人还真是客气,还有点摆架子的味道。
杨厂长的脸色明显变得不快,李建国平时还挺明事理的,怎么今天突然这么冲动。
“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闭合性市场、计划经济。以农业为例,农村合作社的模式有助于农业的企业化、标准化生产,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”
“这种合作模式确实能解决农民个体与市场脱节的问题,从短期来看,它能够激发生产活力,促进经济恢复。但有一点就能让这种模式崩溃,那就是生产效率!”
“这种所谓的合作已经变了味,现在大家都在喊什么大公无私、绝对平均的口号,但这可能吗?显然不可能,这完全违反了按劳分配的原则,多劳应该多得。”
李建国越说越激动,完全没有注意到周围人脸上的表情变化。
欣怡瞪大了她那双大眼睛,一会儿看看滔滔不绝的哥哥,一会儿又紧张地望向一脸震惊的杨厂长,她显然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感到困惑。
“这道理很简单,如果我做得更多,但最后分到的和那些懒散的人一样多,你会愿意吗?当然不会。如果长期这样,没有人会愿意积极投入生产。仅靠奉献精神,怎么可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呢?”
“合作的确可能带来利益,但利益的纷争也可能让预期的收益消失殆尽。而提高生产效率,才是缓解市场粮食短缺的核心。”
“市场经济的发展势不可挡,然而,无节制的自由很可能引发市场的混乱。这就引出了管理的难题,管理是一门深奥的学问,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清楚的。”
李建国不假思索地把他所理解的要点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,感到口渴,他随手从桌上取杯水,自顾自地喝了起来。
室内气氛变得有些异样,大领导和杨厂长面面相觑,他们似乎理解了,又似乎仍旧一头雾水。
但是又无法理解,一个厨子怎么会对市场机制有如此深入的看法。
“大领导,杨厂长,别光这么看着我,你们也发表一下高见吧,我们可以一起探讨。”
“你这家伙,把该说的都说了,我们还讨论什么?”看着李建国那占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,大领导不禁笑着责怪了两句。
杨厂长也暗暗捏了把汗,眼中流露出惊讶和疑惑,这个李建国,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厨子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