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九回 算盘数字(2/2)
陆仁迟疑了一下,遂向荀彧点点头道:“我还真有些事想问一问荀公。这两天帮荀公计点钱粮帐目,我发觉一亩田地只有不到三石的岁入,这……是不是也太少了点?”
荀彧很惊呀的望向陆仁:“百步小亩,岁入粟三石,很正常啊!义浩你在帮我计点钱粮帐目的时候可别把大亩与小亩搞混了。”
陆仁心说我没那么蠢!正好那天和荀彧见面之后雪莉发来了通讯,本来是没什么事,互相报个平安就行了。但陆仁考虑到自己的“工作需要”……其实是出于好奇心,就让雪莉把各个时代的度量衡资料发了过来。然后在这两天里帮着荀彧算帐,陆仁就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东汉时期的粮食产量,稍稍仔细的一算,陆仁就在心里惊呼说“怎么东汉的粮食产量这么低”。
现代的一亩是六十平方丈,而东汉的大亩为二百四十步,小亩为一百步,大致上就是一现代亩=1.4东汉大亩=3.3,但不得不承认确实写起来要方便多了。嗯……可先令吏员习之,稍加精熟之后便可使用。而且义浩你标明的比对之法也很细致。”
陆仁弄这玩意出来,说白了其实是不想写那些又繁又累的“壹贰叁肆”。不过既然是要把这玩意儿弄出来,相应的标识比对就不能马虎。因此除了人们常见的那种“壹=1,贰=2”之外,陆仁还特意的在十个数字之下点了相应数量的圆点。啥?不明白?去看看麻将牌里的筒子牌你就明白了。
其实陆仁最担心的还是荀彧能不能接受这些数字。不过陆仁的担心有些多余,因为汉唐时期可以说是华夏古代诸多朝代中,其开放性和兼容性最高的时代。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,汉唐两代才会成为华夏古朝中最辉煌的时代……
((注1:瓶子在查资料的时候有看到竹林七贤里打铁的那个稽康在他的《养生论》里说好的良田可以一亩十斛,换算成现代公制就足有937市斤,将近五百公斤的产量,如果种的是小米的话都比得上甚至是超过现代一般产量的小米了,是真是假还真不好说。这里瓶子是把这种说法列入了浮夸之谈里。反正瓶子个人认为,当时要达到这种产量,除非是种植一年两熟的水稻,小米在当时的生产性实在是不太可能达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