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游戏竞技 > 三国之马腾天下 > 第353章 兴修水利方寸间

第353章 兴修水利方寸间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黑白球之梦免费阅读 超能鬼差之冥帝系统免费阅读 逍遥秀才免费阅读 都市之透视之王免费阅读 上帝使用手册免费阅读 民国逆袭免费阅读 再临诸天免费阅读 火影之雾月纪年免费阅读 万骨天梯免费阅读 御武成圣免费阅读

“那场大雨是你求下来的吗?”永嘉先生惊讶地问。

“是啊,先生没想到吧?”马腾得意地说。

永嘉先生摇摇头,叹道:“工地上的人们都说,自打他们出生以来,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雨。

这场及时雨,可谓是创下了张掖有史以来的奇迹!”

阎忠亦云:“老子曾云天道无亲,后人尝叹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
看来,事情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,关键要看人之立心于何处。

是以老子说‘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’,是然也。”

永嘉先生说:“其实,在我国,早在殷商年代,祈雨活动就已风行。

殷商卜辞中就有‘今日雨,其自西来雨!其自东来雨!其自东南来雨!其自北来雨!其自南来雨’的记录,可看作是最早的祈雨咒文。

而著名的商汤祈雨的故事,更是言之凿凿,有史为证。

《左传》载:‘夏,大旱。公欲焚巫、尪。’

意思是说天大旱,鲁僖公将巫人仰面朝天置于木上焚烧以求雨,这就是所谓的‘烄’。

在古人的心目中,巫是上天的使者,沟通天地是他们的职责,用火焚巫是令其升天亲自向上天禀告人间的旱情,乞天降雨。

西周时,祈雨的礼仪日臻完备,国家设有专司祈雨的巫师。

据《周礼》记载,周朝设春官大宗伯职位,其任务是祭祀天神、地和人鬼,并明确规定:

‘司巫掌握群巫之政令,若国大旱,则帅巫而舞雩’。‘舞雩’即‘雩祭’,是古人为求雨而举行的祭典。

《春秋谷梁传》说:‘雩者,为旱术者也。龙见而雩。龙,角、亢也。谓四月昏,龙星体见,万物始盛,待雨而大,故雩祭以求雨。’

据后汉经学家服虔注解:‘大雩,夏祭天名。雩,远也;远为百谷求膏雨也。”

《公羊传?桓公五年》曰:“大雩者何?旱祭也。’雩的基本形式是舞蹈,祭祀时由巫女组成舞蹈队,一边跳舞一边呼号,同时献上牺牲玉帛等贡品。

雩祭分为常雩和大雩两种,常雩是每年四月龙星开始出现时举行的求雨仪式,而大雩只有在旱情特别严重时才举行。

由于常雩为例行公事,故春秋以后史书对常雩一般不再一一记载,只记载大雩。

汉代,‘雩礼’在国家祭祀礼制中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。

对汉代祈雨的内容和仪式,前汉大儒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》中有十分详细的记载:

‘春旱求雨:令县邑以水日祷稷山川,家人祀户。无伐名木,无斩山林,暴巫聚蛇八日。

于邑东门之外为四通之坛,方八尺,植苍缯八。其神共工,祭之以生鱼八、玄酒,具清酒、膊脯,择巫之洁清辩利者以为祝。

祝斋三日,服苍衣,先再拜,乃跪陈;陈已,复再拜,乃起。

祝曰:

昊天生五谷以养人,今五谷病旱,恐不成实,敬进清酒、膊脯,再拜请雨。雨幸大澍,即奉牲祷。

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,长八丈,居中央;为小龙七,各长四丈,于东方皆东向,其间相去八尺。

小童八人,皆斋三日,服青衣而舞之;田啬夫亦斋三日,服青衣而立之。

凿社通于之于闾外之沟,取五蛤蟆,错置社之中。池方八尺,深一尺,置水蛤蟆焉。

肯清酒、膊脯,祝斋三日,服苍衣,拜跪、陈祝如初。取三岁雄鸡与三岁豭猪,皆燔之于四通神宇。

令民阖邑里南门,置水其外;开邑里北门,具老豭猪一,置之于里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人造英雄免费阅读 黑塔档案免费阅读 末世?她什么都有,还能打免费阅读 末日归途:带着家人杀出鹰国免费阅读 穿成顶级疗愈向导,全员为她痴狂免费阅读 全民地窟求生:只有我掌握地窟地图免费阅读 我在末世开超市免费阅读 修仙大佬穿兽世,众兽夫疯狂倒贴免费阅读 皇牌铁骑免费阅读 我在水灾游戏里搞经营基建免费阅读
返回顶部